在无人机蜂群作战成为全球军事发展趋势的今天,谁能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打击,谁就能掌握制空权。 欧洲与中国,在这一领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。
欧洲,面对缺乏轰炸机和远程突防平台的现实,选择将现有的A400M大型军用运输机改造成无人机母舰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。 今年巴黎航展上,空客公司惊艳亮相的A400M“飞行蜂巢”,便是这一战略的最佳体现。这架最大起飞重量达141吨的多用途运输机,经过模块化改造,其货舱能一次性容纳50架轻型无人机或12架中型无人机,成为空中蜂群投送平台。法国空军已宣布其A400M机队具备全面作战能力,并完成了特种部队装备空投任务认证。空客更计划为A400M配备电子干扰吊舱,提升载重至40吨,并使其与战斗云联网,实现对无人机蜂群的空中指挥控制,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空中总指挥部。 早在2022年12月,德国空军就已成功使用A400M投放Do-DT25型无人机,并于2024年的Timber Express演习中,实现了战斗机直接控制无人机执行任务,标志着人机协同战术进入实战阶段。A400M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载荷能力,可搭载多种类型的无人机,组成攻击、通讯、电子干扰等多种组合拳,但其庞大的体型和明显的雷达特征使其生存能力较弱,必须在后方安全区域执行任务,并依赖战斗机护航才能靠近前线。 这体现了一种“资源最大化”的策略,力求在现有体系中发挥最大效用。
展开剩余75%中国则另辟蹊径,选择“专用平台化”路线,从一开始就围绕新型作战模式设计无人平台,在成本、生存性和打击效果等方面追求最优化。 早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,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就已展出“九天”大型无人机平台。这款翼展25米、起飞重量16吨的无人机,配备“异构蜂巢任务舱”,可根据不同任务灵活搭载各种无人机或导弹,包括鹰击反舰导弹、制导炸弹和霹雳-12E空空导弹等。更重要的是,“九天”具备察打一体能力,能够一边侦察一边打击目标,并可一次性释放大量自杀式无人机,实现出其不意的打击效果。 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“九天”,具有高达15000米的升限和先进的红外干扰系统,隐身能力远超传统运输机,使其能够深入敌区,在高危环境下独立完成任务。 这更像一支空中突击队,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实战灵活性。
此外,中国的运-20运输机,虽然没有像A400M一样改造成无人机母舰,但却被改装成发动机测试平台,同时测试三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,成为全球罕见的“空中实验室”,加速了我国发动机研发进程。央视报道也显示,未来运-20可能搭载激光武器,发展成为空中反导平台,与中国保利集团展出的“沉默猎手”车载激光武器系统遥相呼应,展现出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的先进技术。
A400M和“九天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,前者是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,后者则是打造专门的作战平台。 “九天”的高空隐身设计,使其能够直接进入威胁区域,主动释放无人机蜂群或直接实施导弹打击,在实战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。 最终,战场上决定胜负的,依然是生存能力和打击效能。 中国选择了一条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道路,注重平台的自主性和隐蔽性,而非单纯的载荷数量。 这不是盲目跟风,而是踏实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天空母舰,为未来赢得制空权。
参考资料:
Defense: 2025-06-20 《Airbus military transport plane to be adapted to launch up to 50 small drones》
金融界: 2025-06-03 《国产重型无人机“九天”首飞在即,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化迈入新纪元》
金融界: 2024-11-26 《海格通信: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驰达承制的“九天”灵活配置重型无人机在珠海航展发布》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